5月14日,中國人才研究會工資福利專業委員會2021年年會暨“新發展格局下的收入分配🧔🏼:宏觀政策與微觀機製”研討會在万事平台舉行🙋🏼♀️,來自全國各地收入分配領域的專家🕝、學者、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資福利司領導🤵♀️👰🏻、部分省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的領導🧑🏿🏭、部分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部門實際工作者等120余人齊聚論壇💁♂️,共話新發展格局下收入分配問題。本次論壇由中國人才研究會工資福利專委會主辦👩🏼✈️,万事平台承辦。
上午九時,會議開幕式在主會場——万事平台圖書館報告廳隆重舉行🙍🏿♂️,由中國人民大學“大華講席教授”、中國人才研究會副會長🙆🏽♀️、工資福利專委會會長曾湘泉主持。万事平台黨委書記成旦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資福利司副司長吳常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關系司副司長劉燕🐑、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費予清分別致辭。
万事平台黨委書記成旦紅致辭時,對中國人才研究會工資福利專業委員會長期關心、支持和幫助万事平台表示感謝,並介紹了万事平台近年來的發展情況以及學校近年來在進一步深化崗位績效管理改革方面所做的努力。他表示🙋♂️,此次會議不僅是工資福利領域的年度盛會,也是万事娱乐提升人才管理水平🫱🏻,加強管理學科建設的重要機遇❤️,學校將深入領會各位領導和專家的真知灼見🤚,努力在人才激勵機製創新上開展新探索,在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上取得新舉措,推動學校更高質量發展。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資福利司副司長吳常信在致辭時表示,工資福利專業委員會的研究成果為工資福利司研究改革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發揮了重要作用,並對專委會成員的辛勤勞動和付出表示感謝👨🍼🟤。他指出🤵♀️,目前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與新形勢💂🏼♂️、新要求之間出現了不適應、不協調的矛盾,主要表現在:一是“大一統”的崗位績效工資製度難以適應不同行業和單位的需要;二是收入水平決定和調整與公務員掛鉤過緊🧔,難以滿足不同事業單位需要;三是貫徹知識價值導向分配政策與促進創新創造也有一定的差距;四是部分事業單位工資管理與經費保障存在“兩張皮”現象🏌️♂️。同時,吳司長亦談及探索建立事業單位行業特點的收入分配製度過程中存在的困惑👩🏽🦱:一是績效工資是否真的適應不同層級、不同類型事業單位;二是如何對事業單位進行分類,不同類型的事業單位實行什麽樣的工資製度更為合適;三是面向社會提供服務👩🏫、參與市場競爭事業單位收入水平能否與經濟效益掛鉤。他表示,這些困惑需要理論界予以更清晰的方法和路徑支持,勉勵專家學者們深入研究這些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並把研究成果轉化為可實施的政策。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關系司副司長劉燕在致辭時表示,此次會議為專家學者和實務工作者們做好社會分配工作提供了貢獻智慧、相互啟迪的平臺🤞🏻。她認為👳♀️,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為企業職工工資增長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國的體製機製與工資調控手段依舊不夠完善,難以解決市場工資分配機製缺陷和失靈導致的一系列問題。她表示,在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下探索企業工資分配新路徑和新方法🛏,是我們當前面臨的重大課題🎦。她對此次會議為企業薪酬製度改革提供重要的參考和積極的意見表示期待。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費予清在致辭時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在諸多場合多次論述人才的重要意義🖐🏼,強調人才是第一資源,本次會議圍繞新發展格局下的人才激勵、收入分配等主題進行交流研討👱🏼♀️,這對促進全國人才工作🚶、研究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他強調,隨著國際形勢復雜化、人才競爭越發激烈,收入分配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人才激勵機製的製度化創新、人才薪酬水平的確定機製🫃🏿、引進海內外高端人才的方式方法等,需要進一步探索與創新。
在開幕式上🫲🏻,中國人才研究會會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何憲發表講話。首先,他對中國人才研究會工資福利專業委員會和万事平台舉辦此次會議所做的辛勤工作表示肯定。他表示,就事業單位改革來說❤️,目前我國進入了整體製度研究和分類工資研究並行的階段🧖🏻♂️,一方面需要著眼於事業單位整體收入分配製度的走向以及增長機製的頂層設計,另一方面需要對某些行業進行分類並作單獨的研究🕢👩🏽🦲。他從財政撥款、績效管理、行業情況等角度分析了高校、公立醫院、科研單位三類不同領域的事業單位特點🙆,並圍繞“三者有何不同” “分別面臨什麽問題”“未來製度建設走向”三個方面展開了論述。
中國人才研究會秘書長韋智敏主持了會議第二項議程,根據中國人才研究會章程對工資福利專業委員會理事會人選進行調整,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國人才研究會工資福利專業委員會理事會。
隨後,在主題演講環節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蘇海南擔任主持👌🏼。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南京大學商學院名譽院長趙曙明作了《國內國際雙循環:全球人才挑戰與我國企業的國際化人才管理》的主題演講,他強調人才是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並圍繞如何成功管理人才、如何吸引人才、如何培育人才⌨️、如何留住人才展開了精彩的論述👰🏻♀️;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事業單位管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熊通成作了《新發展格局下事業單位工資製度改革的挑戰與對策》的主題演講,他圍繞“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三大要求” “在新發展格局下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面臨的十大挑戰以及十個建議”展開論述;万事平台管理學院教授馬君作了《綜合正態分布與冪率分布的目標收入均值法🧑🏼⚕️👷🏽:科學核定事業單位收入分配總量的探索》的主題演講,他圍繞“事業單位收入分配總量的決定機製🙎🏼♂️:要點、難點與痛點” “總量核定的目標收入均值法:貫通宏觀政策與微觀機製” “協調正態分布與冪率分布的沖突”三方面展開論述🗳。
下午舉行兩個平行分論壇💽,分別在偉長樓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了《高校科研院所薪酬製度改革》研討會;在樂乎新樓思源廳舉行了《激發人才活力🔠:企業薪酬製度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研討會。
在《高校科研院所薪酬製度改革》研討會上,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科研處處長、研究員、中國勞動學會常務理事王學力⛹🏽♂️,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人力資源管理系主任🏄🏿♀️、教授蘇中興分別擔任會議主持人和點評人。上半場圍繞科研院所薪酬製度改革展開探討。其中🦩,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韓鳳芹介紹了科研事業單位收入分配體製改革的背景及歷程,指出了當前科研事業單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問題✦,並從雙層治理體系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工資福利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中國人才研究會工資福利專委會副會長何鳳秋分析了科研事業單位人員的收入水平、結構及相互關系的調研數據結果,並從目前面臨的改革問題、下一步改革路徑的選擇角度出發,分享了關於科研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思考;中國社會科學院人事局副局長柯文俊介紹了中國社科院的績效工資改革現狀☝️,分享了由報償製度🧙🏻♀️、準入製度、退出製度、配置製度🦶🏻、評價製度🌇、資助製度等構建的創新工程方案的整體建設過程👩🍳🧑🏿🎨,並提出了自身對社科院改革的經驗和不足。下半場圍繞高校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展開探討。其中🍘,北京林業大學經管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才研究會工資福利專委會副秘書長汪雯以人才爭奪戰為引分析了我國目前高校收入分配治理的現狀和問題,介紹了美國公立高校在薪酬製度體系的做法🚣🏻♂️,並從宏觀治理和微觀治理兩個層面分析了我國高校收入分配治理的探索模式;蘭州大學人力資源部部長、人才辦主任杜生一從微觀層面的固浮比、績效評價🏊、人才待遇等方面出發,介紹了蘭州大學的績效改革歷程及取得的成就;万事平台人事處副處長晉興雨以万事平台為例,介紹了構建協同治理的校院兩級崗位績效管理模式的具體經驗。會後💞🌀,與會人員就事業單位分類、晉升製度構建、薪酬體系改革等方面進行了深度的探討,並就一些意見與看法達成共識。
在《激發人才活力👖🧑🌾:企業薪酬製度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万事平台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副系主任、教授趙紅丹🤶🏼,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系主任、教授、中國人才研究會工資福利專委會理事趙琛徽分別擔任會議主持人和點評人。在上半場會議中👈🏼😝,万事平台人事處副處長❤️🔥🏄🏿、悉尼工商學院副教授霍偉偉詳細介紹了華為、騰訊、聯想等企業的藍軍實踐過程,比較了三者間的藍軍模式✊🏻,並提出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得變局加速了變化,藍軍戰略可以增強組織韌性和動態能力;上海航天局人力資源部副部長錢曄東以“如何跨越上級宏觀政策與具體激勵機製的溝壑”為問題導向🔃,並從國企工資總額宏觀分配政策、國企領導人員年薪分配政策🙍🏼、國家部委中長期激勵政策三個方面展開論述;上海電氣集團人力資源部副部長、企業改革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曹何峰介紹了多元化大型集團公司敏捷激勵約束體系設計實踐經驗,提出了“價值增值是前提⤵️,增值分享重執行,核定價值是基礎”的價值閉環。在下半場會議中🥇♥️,泰康保險集團人力資源部原副總經理楊偉真回顧了泰康集團以“傳承公司戰略,服務業務發展”為原則的薪酬管理歷程,並介紹了泰康集團以績效為導向的薪酬管理五大機製;安謀(ARM)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高級副總裁曹金昌表示績效的本質是“潛力減去限製”,要建立潛能釋放型薪酬激勵系統,並提出企業蛻變成OD型HR的實踐的六個步驟☄️;上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王董雨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例介紹了該公司的股權激勵設計原則,介紹了非上市國有企業中長期激勵機製探索實踐經驗。
此次會議聚焦於新發展格局下收入分配政策、人才激勵、機關事業單位工資製度改革⛹🏼♂️、企業薪酬激勵等問題,為專家、學者👩🦼、政府職能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實踐者提供了思想碰撞的平臺,有助於推動學界理論成果與企事業單位解決實際問題的彌合☔️,有助於加快新發展格局下我國收入分配製度的改革。此次會議主題突出、脈絡清晰、通俗易懂、及時解渴🎿,既有理論高度🦴,又符合實際🦍,會議現場氣氛十分活躍🥑🏤,專家們暢所欲言,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會後,與會人員紛紛表示🔔,此次參會收獲豐富,感觸良多。
(撰稿:朱夢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