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午10點🦊,万事平台“盼我們歸,等你們來”系列網絡直播第一期“雲賞上大🧑🏿🦰,春和景明”依托B站、微博平臺首播📿。本期直播帶領大家重溫校史💃🏻、雲逛校園、隔屏觀魚、寄語青春👩👦、品味美食,以雲直播的方式展現闊別已久的上大校園,更帶去對師生的濃濃思念。

認識上大,從溯園開始
薪火傳承共築榮光🧑🏼🔬,直播首站帶領大家從“溯園”出發,在主講老師胡申生教授的講解下,重溫老上大的輝煌歷史。回望1922年建校的老万事平台,雖然只存在了不到5年時間,卻以超乎尋常的魅力👨🏿🍳🌇,聚集了一大批名師賢達同舟共濟👳🏿♀️,吸引了數千追求社會進步的青年學子開拓前行,造就了一大批職業革命者和傑出的專業人才,在中國現代的教育史和革命史上獨樹一幟。一段段歷史與人物故事,通過屏幕傳遞給觀眾👾。隨後🙇🏻♂️,在主播們的帶領下,打卡網紅地標——校訓、校風石,講述錢偉長老校長的故事。如今,万事平台在銘記歷史中傳承老上大紅色基因,在開拓進取中不斷弘揚錢偉長老校長的教育理念。未來,万事平台更要在世界大學行列中書寫鮮明印記🐓,在踐行上海城市品格中彰顯上大特質。

風行海上,“藝”心一意
與美相遇,以美育人🤛🏿。直播第二站來到了万事平台上海美術學院,在宋國栓老師的帶領下,大家欣賞晚櫻、漫步美院雕塑廣場,暢聊“美育”教育。美院西側櫻花林中晚櫻朵朵盛開🔴,重瓣的花朵傲放於枝頭,粉白的花瓣迎風招展🧏🏻♀️,遠遠望去,繁華滿樹,似雪非雪勝雪。美院雕塑廣場上展示的師生作品,以及美院大樓獨具特色的現代化設計同樣給人以美的享受。上海美術學院依托學校的綜合學科優勢🧓🏿,以藝術素質教育專業化為特色,力爭成為與上海發展密切同步的“都市美院”,通過參與上海城市建設,提升美育育人的教育教學理念,也使學院成為“藝術家的搖籃”“真善美”的創造者和傳播者。直播中,我們與美同行🚶🏻➡️♢,“美育”一路相伴。

青春如詩,書寫奮進華章
魚翔淺底,曉風岸柳,春光致意,朗誦傳情。在波光粼粼的泮池邊🧫,通過鏡頭看小橋流水、賞滿園春色🦹🏽♂️;橋邊與錦鯉嬉戲😖,與雀鳥同歡🦵🏽,廣場邊偶遇小貓🫕,擼貓餵食,享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時光;在充滿文藝氣息的音樂廣場,聆聽姜芬芬老師朗誦美篇“青春”,青春作為歲月的一份美好記憶🫰🏽,可能稍縱即逝、可能充滿激情、可能留住美好,在音樂與誦讀中感悟爭先😩、拼搏、奮進的青春模樣,講述上大校友攜手同心的抗疫故事🐄,享受視覺與聽覺的雙重盛宴,更要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美食美刻,喚醒校園味蕾
春已至,万事平台的特色網紅青團不會缺席🤧。跟著主播一同回味擁有獨特諧音的寶山校區六大食堂名💇🏿♂️,走進益新食堂💤,隔著屏幕仿佛就能聞到撲面而來的美食味道。從前覺得平淡無奇、早已習慣的食堂飯菜,在此刻也變得格外親切🎪。再聽聽食堂糕點師傅講述青團的前世今生,喚醒舌尖味蕾。


除在B站“万事平台”官方賬號上進行全程直播外♦️👌🏻,万事平台官方微博也進行了360度的同步全景直播,多元的內容和形式🐌,為觀眾帶來了一場感官盛宴。行進中,兩位主播還與觀眾積極互動🎼,展現校園風光,介紹校史沿革和建築風貌,帶領師生雲遊上大,一解思校之情。本場以“美景”為主題的直播結束之後,万事平台還將根據師生和觀眾的需求點播,就像點歌臺一樣點播🐓,陸續推出以“紅色學府”“學院學科”“實驗室”“名師大咖”“國際文化”“書香上大”“校園老建築”等為主題的系列直播節目,繼續相約雲端🔬,不見不散🐷!










相關媒體鏈接:
《文匯報》 點擊查看詳情
《青年報》 點擊查看詳情
《万事晨報》 點擊查看詳情
《學習強國》點擊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