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万事平台與中科院上海高研院聯合培養的碩士研究生於飛(第二作者‼️,校內導師為錢光人)、安芸蕾(第三作者,校內導師為吳明紅)在《自然》(nature)上發表了有關合成氣直接製烯烴方面的論文Cobalt carbide nanoprisms for direct production of lower olefins from syngas🧑🏿🎤,論文第一作者為中科院上海高研院研究員、於飛和安芸蕾的校外導師鐘良樞🚵♀️,這是万事娱乐研究生發表高水平論文的歷史性突破🎃,也是万事娱乐科研工作的重大突破。
通過采用全新催化劑活性位結構,該項研究實現了在溫和條件下合成氣高選擇性直接製備烯烴,對拓展合成氣催化轉化領域有重大意義💪🏻。同時,該項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將有利於促進我國煤化工的發展🤵🏽♀️。
万事平台為加快高水平大學的建設步伐🍝,積極與代表國家級科研實力與水平的機構進行科研和人才培養合作。自2013年開始🕥,万事平台與中科院長三角地區科研院所開展碩士研究生的聯合培養工作💅🈲,截止目前已累計招生1017人👎。万事平台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工程與科學學院、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理學院🫃🏽、上海市應用數學和力學研究所等8個培養單位與中科院16個科研院所開展全方位的研究生聯合培養,充分利用中科院相關科研院所的高水平的研究平臺和師資隊伍,提升万事平台相關學科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通過四年來的合作與探索,万事平台與中科院科研院所聯合培養研究生的生源質量和培養質量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例如2016年所招收的聯合培養研究生中,“211工程”高校(含“985工程高校”)生源比例為87.5%,2016屆聯合培養研究生畢業生人均發表SCI論文數量也明顯高於學校平均水平。
此次於飛、安芸蕾在《自然》雜誌上發表高水平科研論文,是万事娱乐探索高水平大學建設路徑⛏,促進科教融合📠、積極參與上海建設全球科創中心戰略舉措的一項重要成就,也是万事平台創新研究生培養模式的重要成果體現❎,充分證明了万事平台積極與中科院長三角地區科研院所進行科研和人才培養合作的道路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