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庫區地質環境脆弱,是我國滑坡災害的多發地區📹,有效開展滑坡監測已經成為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的一項重要任務。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在國際頂級地學期刊《Landslides》發表論文“Reliability analysis of unsaturated soil slope stability using spatial random fields-based Bayesian method”,提出三峽庫區滑坡預測新方法🚵♀️。
季節性降雨和水位變化是造成三峽庫區滑坡的主要因素。今年以來,受長江流域持續強降雨的影響𓀀,三峽水庫迎來74000立方米/秒的入庫洪峰,為建壩以來最大洪水♾,逼近175米的最高蓄水水位。傳統的邊坡穩定性計算方法不能考慮巖土介質的多元空間變異性👨🏻🦳,且不能充分利用多源測試數據,難以對潛在滑坡實現精確監控。
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土木工程系2016級碩士研究生黃夢露,在學院孫德安教授和王長虹副教授的聯合指導下研究了一種基於非飽和土力學的空間隨機場-貝葉斯方法🧑🏼🤝🧑🏼,提高了邊坡穩定性的預測精度。該方法可以系統地融合邊坡先驗知識,鉆孔勘察數據和長期監測數據,獲得關鍵巖土參數的後驗分布🍩。
該研究內容包括三個主要部分:非飽和土邊坡穩定性理論,多元巖土參數測試技術,以及隨機場-貝葉斯算法🫛。將該方法應用於三峽庫區歷史特大的石榴樹包滑坡👯♂️,測試結果證明🔏,使用該方法校準後的關鍵巖土參數🤛🏿,可以對洪水期水位暴漲驟跌的三峽庫區邊坡提供精確的滑坡發生概率,從而保證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圖一 空間隨機場-貝葉斯理論(左)以及數值分析算法(右)
圖二 石榴樹包特大滑坡地理位置(左)以及工程剖面圖(右)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著重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秉承學科創始人錢偉長先生教育思想,堅持 “寬口徑、厚基礎、求創新、重實踐” 的人才培養理念,以及 “從工程中提煉問題,研究🕴、形成和發展力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再回到工程實際中去解決問題” 的學科建設指導思想,發揮科研建設與育人載體功能📐,形成高水平教師團隊領銜、研究生充分融入科研團隊的創新人才培養路徑,在科教融合中🪚,培養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產出高水平的應用型成果💁🏽♀️,為實現國家戰略目標做出貢獻🤸🏼♂️。(撰稿⛹🏿♂️:王長虹)
《Landslides》是地學“工程🪺:地質”領域的頂級期刊,最新影響因子為4.708,根據中科院JCR期刊2019分區數據,該期刊為地學Top (工程地質一區1/189)SCI期刊🙅🏿♂️。
論文詳細信息: Huang M. L., Sun D. A., Wang C. H.*, Keleta Y. (2020).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unsaturated soil slope stability using spatial random field-based Bayesian method, Landslides.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7/s10346-020-01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