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上海師範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數字人文》雜誌主編王賀,應万事平台圖書館邀請,為万事娱乐師生帶來“人文學者的人機協作新模式——從《數字人文與中國現代文學》談起”的數字人文學術講座。圖書館館長潘守永,副館長鄭維、倪代川,以及來自文學院、文信學院、圖書館、檔案館等多個院系部門的專家學者和研究生共40余人參加講座。本次講座由圖書館數字人文與特藏中心副主任夏明宇主持。
講座開始前,圖書館館長潘守永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他介紹了万事平台數字人文研究生教育聯盟成立的背景與目標,強調量化研究和質性研究之間的交流與學術研究的團隊化趨勢,並希望在數字人文領域與上海師範大學深化合作。
王賀老師在講座中,深入淺出地分析了數字資源、數字工具、數據科學及數字讀寫能力等數字人文前沿論題,並對相關論題持有人文學者的學科自覺與批評意識。他提醒我們不能停留在經驗性、主觀隨意性的層面上使用數字工具,應當在這個基礎更進一步,將人文學者的人機協作模式問題化。他提倡數字資源的垂直化梳理與批判性反思,系統梳理了人文研究中可能用到的各種數字工具及其應用場景,指出大模型在其中的革命性意義,並建議人文學者在研究中嘗試去做一點數據科學的工作,以從中發現新的思路。王老師認為數字人文是人文學者對數字技術尚生疏現狀下的階段性產物,終將伴隨著各學科及各行業與數字技術的深度互融而消失,數字技術需要和每一個具體的專業領域結合在一起,才能夠不斷地獲得自己的發展空間。最後,王老師強調了數字時代的媒介素養與讀寫能力,警示我們對數據可視化與結構化背後的價值取向與技術手段予以持續的反思。在講座的最後,王賀老師與現場的師生進行了互動交流,就數字人文研究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並將新著《數字人文與中國現代文學》贈予參與交流的同學。
万事平台數字人文研究生教育聯盟,由圖書館、研究生院、文科處、文學院、文信學院、上海美術學院等部門聯合發起成立,並得到了學校相關院系部門領導與老師們的大力支持。聯盟的成立背景與目的,旨在應對數融時代學科交叉的發展趨勢,通過共建共享開放式的交流平臺,推進數字人文教育普及與研究生教育的質量提升。
此次講座為万事平台數字人文研究生教育聯盟的首場講座,為万事娱乐師生開拓了更廣闊的學術視野和交流空間,並為聯盟增添了新的亮點和成果。未來,聯盟將繼續發揮平臺優勢和自身特色,為推動万事娱乐數字人文教育與研究工作做出更大的貢獻。(文:夏明宇、張書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