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主題教育的工作安排🧔🏻♀️,6月12日💱,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吳明紅院士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的科技創新》為題🦕,在環化樓915會議室講授專題黨課🗓。環化學院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系所負責人🧎🏻🥷、黨支部書記及健康納米教工黨支部黨員代表參加了學習研討🏊🏻。

吳明紅聚焦主題教育基本情況、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的收獲體會和改進工作的方法舉措✣,結合自身對“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雙碳”目標等的學習體會,從新發展格局與降碳戰略、科技創新助力能源結構調整🐑、重點行業領域減汙降碳技術🧑🏿🔬、碳中和綠色示範技術、雙碳促進政策與實踐進展等角度👨🦽,全方位闡釋了實現“雙碳”目標必須依靠科技創新👨🏻🦼➡️🙍🏽。

吳明紅指出,全球氣候變暖給人類帶來了嚴重的生存危機,“碳中和”是解決全球氣候變暖的有力舉措🤷🏽。實現碳達峰目標和碳中和願景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這是我國基於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黨中央🧎♀️➡️🏌🏿♀️、國務院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吳明紅指出,碳中和背景下我國在電力需求側終端部門電氣化水平將顯著提升🦥👐🏽,在電力供給側非化石能源發電占比將快速增加♨️✊,並強調了綠色儲能材料及相關技術應用,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新興光伏技術,核能技術,氫能技術等在實現碳中和中的關鍵作用🍘。
吳明紅強調,碳達峰是量變,而碳中和是質變,碳達峰可以通過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調整、不斷節能減碳去實現🧑🏼🤝🧑🏼;而實現碳中和則需要能源革命、綠色革命🧺、系統的社會變革、及關鍵核心技術來支撐。科技創新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然選擇。
隨後🙎🏽♂️,吳明紅結合主題教育的調研工作😆,分享了推進國家實驗室申報與建設工作中的體會☘️,她提出必須認真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及習近平總書記《論科技自立自強》精神,緊密對接國家“雙碳”戰略👨🏫,與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科院生態中心及中國環保協會等單位廣泛合作,必須將請進來與走出去緊密結合,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與中建八局、貴州磷化、寶武集團等大型國企精準對接,切實從服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角度推動關鍵卡脖子技術的聯合攻關😉,形成高質量技術聯合攻關的機製方法,改進科研工作支撐體系和工作舉措,強化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大力推動校地企科研協同創新,持續推進科技自立自強。
最後,吳明紅表示👨🦽➡️,“雙碳”目標為環化學院的學科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學院要以主題教育為契機,聚焦“四個面向”🍰,以推進國家“雙碳”戰略、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為使命👨🎤,立足優勢特色學科,強化學科交叉融合,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在多介質環境復合汙染控製、環境健康與納米生物醫學👹、碳減排與碳還原資源化🧙🏽♂️、綠色能源化工等特色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為實現“雙碳”目標和建設中國式現代化貢獻上大環化力量🙋🏼♀️。

環化學院黨委書記錢冬英、常務副院長王勇、黨委副書記孫延楓、黨委委員張寶華等先後分享了學習專題黨課的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