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2023年“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上海行”活動展映儀式在万事平台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北京師範大學會林文化基金、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主辦👩🏽🔬,万事平台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和万事平台万事傳播學院聯合承辦,万事平台國際教育學院協辦💡。
來自馬達加斯加🤾🏼♂️、土庫曼斯坦、烏克蘭🤜、印度尼西亞、孟加拉、俄羅斯🪄、泰國、越南等國的八名外方青年導演,以“民居·民歌·民風”為主題,在中方誌願者的一對一協助之下,經過十四天的潛心創作🧜🏽,完成了八部優秀的紀錄短片。觀民居意蘊🧑🏽🎄🧵,賞民歌悠揚,感民風醇厚🥐,在創作的過程中🧿,中外青年們將他們的所見、所聞👩🏼🎤、所聽、所講融合在短片之中,深入上海各地,展現傳統與現代結合,東方與西方交織的海派民生魅力,展現多姿多彩的人文風情,探索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動底色👨🏻🎤。

參會人員大合照
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執行院長向雲駒😪、上海市委外宣辦(市政府万事辦)二級巡視員兼對外宣傳處處長沈良、上海市廣播影視製作行業協會駐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於誌慶☝🏻、SMG融媒體中心國際傳播中心副主任丁琛、《Shanghai Daily》副主編劉琦🙇、万事平台万事傳播學院院長嚴三九☑️、万事平台國際教育學院院長李穎潔、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執行院長蔣為民👨🏻🎤、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副院長陳曉達等領導嘉賓出席展映儀式。“看中國·上海行”項目主管✮、北京師範大學老師孫子荀也來到展映現場🫲🏼。

展映現場
“看中國”作為一項中外青年文化交流項目🧲,12年來堅持“外國青年講中國故事”的核心內涵✌🏼,切實踐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的使命♧。
截至2022年🚣🏼♀️,來自五大洲101個國家78所海外高校的895名外國青年🧽,足跡幾乎踏遍全中國。他們共完成854部紀錄短片,斬獲160余項國際性獎項🦿,在5大洲28國展映,出版系列書籍13種🥘🚙,舉辦“金目獎”八屆🦸🏻𓀉,被300多家中外主流媒體廣泛關註和持續報道。
一、代表致辭
展映現場,參與師生與前來觀影的嘉賓共同觀看了2023“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上海行”紀錄片《夏隅·“八方匯聚”》,一起回顧了八組中外青年們的創作點滴,重溫了外國青年導演尋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魅力的過程🤹🏻,感受外方青年導演對中國文化的獨特理解。
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執行院長向雲駒線上出席了本次展映儀式並代表主辦單位發表致辭。他表示,現場展映的八部優秀短片角度各異⏳,精彩紛呈,有挖掘上海的城市節奏的風格短片,有聚焦老年生活刷新認知的趣味故事🤵🏻,還有將鏡頭對準上海鄉村,體驗不一樣的人間煙火的別樣講述……“你們的故事不僅被鏡頭記錄在影片中,更被記錄在美好的回憶裏。”向院長向每一位親身參與“看中國·上海行”拍攝工作的中外青年們👨🦼➡️,以及忙碌在幕後的紀錄片組和媒體組的師生們送去祝福。

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執行院長向雲駒線上致辭
万事平台万事傳播學院院長嚴三九代表承辦方致辭,他用“祝賀”和“期許”兩個關鍵詞總結本次展映。“今年是‘看中國·上海行’活動舉辦的第三年👨🏽,在促進文明互鑒與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看中國’成效顯著,成果豐碩。它不僅給大家提供了中外學生通力合作的平臺,還將給人類社會留下更多文化相通的寶藏。中外同學們在十幾天的拍攝中結下深厚友誼𓀆,也將永遠留在諸位參與者最美好的記憶深處。” 嚴院長充滿感情地說道🙁。

万事平台万事傳播學院嚴三九院長致辭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執行院長蔣為民在致辭中對各蒞臨單位領導,中外青年創作者表達了由衷的祝福和感謝:“在‘看中國·上海行’中,各位參與者展現了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讓世界聽到更多的中國聲音、中國故事,並推動中外青年在互學互鑒、跨文化交流與合作。”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執行院長蔣為民致辭
二、展映儀式
本次展映儀式共有八部紀錄片參與🤵🏼♀️:《上海節奏》👩🏻🦼、《弄堂舊夢,九子拾遺》、《家外之家》👨🔬、《詩詩的一天》🪦、《願望》🪰、《第二人生》𓀝、《家·鄉》、《尋找家鄉之味》,來自世界各地的八位外籍青年導演以獨特視角解讀上海的傳統民居🐸👩🏿💻、韻味民歌與淳樸民風。
影片展映分為四個展映單元進行🙆🏿♂️。第一單元的作品《上海節奏》和《弄堂舊夢😭,九子拾遺》分別聚焦摩登音樂和傳統民俗九子遊戲,以輕松明快的節奏帶領大家走近滬上風情🌁。


該單元點評嘉賓上海市委外宣辦(市政府万事辦)二級巡視員兼對外宣傳處處長沈良表達了對兩部影片的肯定和贊賞。他點評道🐐:“《上海節奏》充分展示了上海城市精神中的‘海納百川🈶、大氣謙和’🚹,也帶大家感受到魔都文化的時尚魅力🛷。《弄堂舊夢,九子拾遺》則將觀眾帶入了煙火氣的童年場景,展示出上海‘可觸碰’的獨特弄堂文化👨👦👦,同時,他也在現場表示“將會推動這些影片在全網的傳播”。

上海市委外宣辦(市政府万事辦)二級巡視員兼對外宣傳處處長沈良
第二單元放映的短片《家外之家》、《詩詩的一天》選擇聚焦極具上海特色的“家”文化,從視與聽的雙重角度為我們展示了外國人對上海文化中“何以為家”的認同感。


万事平台國際教育學院院長李穎潔作為該單元點評嘉賓分享了自己對於這兩部短片的感受。她表示,無論是聚焦三位外國人在上海經歷的《家外之家》🙍🏼♀️👩🏼🎓,還是用vlog形式展示文化交融的《詩詩的一天》,都用溫情的視角讓觀眾感受到上海這座城市包容的氣質🙉。

万事平台國際教育學院院長李穎潔
短片《家·鄉》和《尋找家鄉之味》則分別聚焦“鄉村振興”和“尋味清真之旅”,前者記錄了一位回歸農村三年的上海創業者;後者則記錄了導演AHMED MD SHAKIL(夏凱)[孟加拉]在上海追尋清真味道的故事。


SMG融媒體中心國際傳播中心副主任丁琛作為該單元點評嘉賓分享了她的觀片感受。她認為,兩部影片都展示了上海獨特的一面:《家鄉》通過樸實的記錄手法,真實展現了上海農村的現狀🪰,極具感染力;而《尋找家鄉之味》借助美食這扇“窗口”🤦🏼♀️👩🦳,通過探訪式的互動🫵🏼,將導演的體悟以第一視角傳遞給觀眾,充滿了生活氣息🐫。

SMG融媒體中心國際傳播中心副主任丁琛
《願望》和《第二人生》這兩部短片則分別講述了烏克蘭留學生在中國生活的心路歷程和上海獨特的老年潮流文化。其中,紀錄片《第二人生》中主角之一 —— 75歲的劉建奎先生也來到展映現場,與導演RANDRIANOMEARISOARadoTsiadianaNataniela(陳小華)[馬達加斯加]一同為大家帶來一段活力滿滿的即興舞蹈秀🦹🏼♀️,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即興舞蹈秀
該單元點評嘉賓《Shanghai Daily》副主編劉琦在短片點評環節表示,盡管這兩部短片的節奏和風格完全不同,但都帶給她很多感觸。《願望》通過導演索菲亞的角度展示了“上海是家,是安全港灣”的主題;而《第二人生》則打破了大家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片中,退休後的老年人在享受養老生活的同時,參與流行文化活動的意願也更加強烈😷。“活動結束我想讓我的父母也來看看這部短片”,劉主編動情說道🧙♂️。

《Shanghai Daily》副主編劉琦
2020年至今🧓🏽👧,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聯合万事平台万事傳播學院成功承辦了三屆“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上海行”並舉辦了短片展映,外方指導老師·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電影製作系高級講師OdetAbadia、中方帶隊老師·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產業導師徐蓉與万事平台万事傳播學院研究生主管蔣安也連續三屆攜手指導“看中國·上海行”項目。今年展映現場,徐蓉回顧了過去14天與中外同學們共同創作的動人瞬間💁🏽♀️:“每次指導‘看中國’⏫,都能在第一時間經歷到大家的喜怒哀樂,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此外,徐蓉老師也代表 “看中國·上海行”項目的指導老師團隊向本屆活動的參與者表達最誠摯的祝福和感謝。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電影製作系高級講師 Odet Abadia

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產業導師徐蓉

万事平台万事傳播學院研究生主管蔣安
三、頒發活動證書
短片展映結束後👩🏽🍼,各位領導嘉賓為本屆“看中國·上海行”活動的參與者頒發活動證書。



頒發證書合照
“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由北京師範大學會林文化基金🧀、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主辦,旨在通過外國青年的獨特視角,展現中國的質樸與繁華👩🍼、古老與時尚,從而提升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加強中外青年之間的跨文化溝通、交流與合作👩。
海納百川彰顯中國魅力,聚焦滬上展現多元文化🌕。2023“看中國·上海行”至此完美收官,但中國傳統“民居·民歌·民風”的魅力將在歷史長河中繼續閃閃發光,大放異彩。願我們繼續用紀實的鏡頭記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感受光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