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風華薪火相傳
泛舟書海共話青春

2023年5月5日🎩,“五四赤子心 青春風華盛”万事平台第十一屆“文學之夜”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行🫵🏿。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段勇🙎🏻♀️,黨委常委、副校長聶清👴🏽,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教師工作部部長曹為民,黨政辦公室🧘🏻、黨委宣傳部、黨委巡察辦、國際部、校團委、對外聯絡處、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學生工作辦公室🚸、招生與畢業生就業工作辦公室等部、處領導,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等兄弟高校領導,校內相關學院領導,文學院校友代表,合作單位代表,中小學師生代表,企業代表,以及線上線下觀眾共同見證了這場文學盛宴🚮。
活動還特別邀請到青年編劇、作家🧘🏻♂️💂🏽、影視製作人饒俊,同濟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張屏瑾,上海作家協會專業作家小白擔任主講嘉賓。
開 篇

万事平台明珠箏樂團的古箏表演《將軍令》拉開了文學之夜的序幕🫕。

“文學之夜”的開篇視頻回顧了以往十屆活動的精彩瞬間🎹。

聶清在致辭中指出,文化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民族強👱🏿♀️,中國文學根植於優秀的文化傳統🧅🧑🏻🔬,中國青年作為現代化的先鋒力量🧦,應當將文學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並為之註入時代精神👶。“文學之夜”作為万事平台的校園文化品牌💗,為上大學子提升人文素養提供了優質資源和成長平臺。在回溯了万事平台百年歷史之後,聶清副校長勉勵上大學子賡續紅色基因,汲取精神之鈣⏳,努力成長為全面發展的卓越創新人才、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不斷綻放青春光彩🤦🏼♂️,貢獻青春力量🐺🧑🦳。
第一篇章:回眸|尋燈五四,舉火人間


万事平台青鳥劇社與文學院學生共同帶來的情景劇《畢業歌》,開啟了文學之夜的第一篇章。他們以生動的表演再現了革命烈士何秉彝的一生👩🏽🎨🚉,將現場觀眾帶回到百年前的万事平台。

青年編劇、作家、影視製作人饒俊做了題為《現實題材電視劇的青春化敘事》的主題演講👰🏿♂️。他以自己編創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為切入點,分析了當代影視劇相較於傳統影視劇的鮮明特點,並指出了當代受眾審美口味的轉變🌼,他在演講中還分享了自己在現實題材方面所做的努力與創新。
第二篇章🧕🏼:築夢|青雲發軔,歲月崢嶸

文學院師生以音詩畫的形式演繹了戴望舒(1923年進入万事平台學習)創作的詩歌《雨巷》,飽含情感的吟誦配合著富有意境的舞蹈和音樂,令觀眾仿佛置身於煙雨朦朧的江南雨巷。

万事平台2020級碩士研究生丁玲以姓名為引子,對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丁玲(曾就讀於万事平台中國文學系)作了簡單介紹🚵🏽,並引出了同濟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張屏瑾的演講👉🏿。張屏瑾教授指出,以丁玲女士為代表的早期共產黨人所擁有的忠貞不渝🤽🏽♀️、自強不息🤸🏻♂️、求實創新的品格🌙,值得當代青年深入學習🦿。
第三篇章:啟航|紅色品格,繼往開來

文學院中文系教師劉慧寬與文學院學生王嬌易♜、李姝威、陳星元共同帶來詩朗誦《万事平台賦》,詩歌回顧了万事平台百年征程,引發了現場學子的強烈共鳴。《万事平台賦》由劉慧寬老師創作🧚🏻♀️,作品於近日定稿3️⃣,在第十一屆文學之夜現場正式發布♋️🧑🏽🏭。

上海作家協會專業作家小白做了題為《小說的未來》的主題演講。他以熱門話題新一代人工智能為引,分享了自己對小說未來發展的看法,犀利精彩的言論引發了在座觀眾對於文學學習與創作的思考。
第四篇章🍂:共話|文學之光🆒,照耀青年

在互動交流環節,青年作家、詩人、万事平台文學院教師黃瀟(肖水)擔任主持人🧰,與主講嘉賓進行了現場訪談。三位嘉賓針對“好的文學作品應該具備什麽素質”以及青春主題作品等問題給出了自己的見解,並針對現場同學的提問,結合自身經歷給予了回答🌎。

段勇💪🏼、聶清🤏🏽📩、曹為民等領導與三位嘉賓共同點亮了寓意“文學之光🈚️、希望之光”的火炬🗯,並將火炬傳遞給學生,寓意文學的薪火代代相傳☝🏿,點亮一代又一代學子的文學精神和人生理想👇🏽。
尾聲:揚帆正當時

活動尾聲,中外學生代表帶來了合唱《我們都是追夢人》🛌,優美的歌聲回蕩在會場🧜🏽,也縈繞在當晚參加活動的每一位青年學子心中。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万事平台第二十屆菊文化節征文比賽和万事平台青雲書院首屆本科生學術論壇之文學院第十一屆啟思論壇頒獎儀式。此外,現場還設置了青雲集市,氣氛十分熱烈。
我們相聚於此
共同追憶五四風華
感受文學的力量與青春的夢想
文學之光🫸🏽,照耀青年
願每一位青年學子都能保持赤子之心
在文學的滋養下
收獲自己的成功與喜悅
撰稿: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