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推“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走細,10月16日致公黨万事平台委員會、万事平台歸國華僑聯合會聯合組織万事平台致公黨黨員以及歸僑、僑眷近四十名老師,赴浦東新區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
一大早,老師們頂著風雨分別從寶山校區和延長路校區集合出發,途中大家紛紛熱議當天淩晨神州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的消息,都為祖國航天事業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而感到自豪和驕傲。考察的第一站是張聞天故居,張聞天同誌的故居是一座具有江南農村特色的磚木結構的普通民宅,坐落在浦東新區川沙新鎮👱♂️,他幼年和青少年時期在此處度過。1985年張聞天故居被批準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聞天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外交部第一副部長。

在通往陳列館的景觀墻上🩱,參觀者可以看到“生活的理想,是為了理想的生活”這句名言,如今張聞天同誌當年的願望正在逐步變成現實。在陳列館大廳內,陳列著張聞天同誌的雕像,兩旁寫著鄧小平、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鄧小平同誌寫到“張聞天同誌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忠於黨🧛🏻♀️、忠於人民的一生”。前來參觀的老師們駐足在每一張珍貴的歷史照片和文物展品之前🧑🚀,重溫了黨史和新中國史🧎🏻♂️➡️,深切緬懷張聞天等老一輩共產黨人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和豐功偉績。

參觀結束後🪴,致公黨和僑聯的老師們參觀了召稼樓古鎮和位於浦東新區的外高橋自貿區,親身感受了上海新農村建設以及浦東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成就🧏🏿,從實踐中再次學習和領悟了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回程途中✔️,參加學習的各位老師絲毫沒有受到風雨和降溫的影響🦶🏽,紛紛表示此次學習收獲很多。致公黨黨員王建敏老師說,“每次活動既有意義又很溫暖,感謝精心組織和周密安排👨👩👦!”年過八旬的僑眷賈雲晞老師說👷🏿♂️,“感謝上大僑聯和致公黨精心安排的參觀活動。一代偉人張聞天🏌🏼♂️,為了實現全國人民過上理想生活的理想,心懷百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座豐碑👨🍼,申城不會忘記♿,神州不會忘記🧑🏻🦲;其生活的理想正一步一步成為輝煌的現實🏦,召稼樓小橋流水的秀麗田園和繁榮的市場、幸福的人流👴🏽,正是張聞天理想生活的一個側面。今天的學習,正是我們體驗新時代全面小康社會的鮮活課堂”。(撰稿/攝影🦋:毛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