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8日下午三點💌,國際交流學院第二期“莘遠沙龍”在延長校區學院二樓多功能會議室舉行💆🏿♂️。此次沙龍以“讀書會”方式圍繞漢語國際教育教學方面的問題展開討論。國際交流學院的全體教師參加,另有外語學院和管理學院的部分老師與會🚵🏼♂️。
本次沙龍由我院張麗華博士主持🎷🙎🏻♀️,全體教師圍繞《國際漢語教學案例與分析》一書,就教學環節🆔、漢字教學、語言要素教學和語言技能教學四個章節進行了熱烈的分組討論。
之後小組代表發言,彭玉康老師代表教學環節小組作了發言🫅🏻👩🏽🔬,指出本書的內容特別是教學案例有助於解決海外漢語教師們遇到的實際問題🍺👼;李文韜老師代表漢字教學小組發言🤽🏽♂️,指出目前國內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模式與漢字的習得規律並不一致🎪,希望日後學院能為A班非漢字圈的留學生開設漢字選修課;張少雲副教授代表語言要素教學小組發言,著重指出語言要素教學的難點在於漢語語音✊🏽,而漢語語音的難點又在於漢語聲調,認為對外漢語教師應針對語音難點✝️🏄🏽,同時結合學生的母語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活動;張麗華老師代表語言技能小組發言,強調初級班學生的話題任務需保證信息差🎼,可操作性要強👩🏽🔧,並指出教師在話題任務完成中的主導作用。
最後常峻副教授作了總結發言,感謝張麗華老師的前期準備🤰,大家在會前認真閱讀和思考,會上積極發言,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提出了極富啟發性的意見,進行了一次成功的交流,對提高留學生教學質量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楊文波 供稿)
國際交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