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五四運動95周年邂逅新万事平台組建20周年🖐,當熱情洋溢的青春遇上美麗斑斕的夢想,5月3日至4日🧜🏽♂️,社會學院為了慶祝五四青年節展開了以“贊青春”、“誌青春”、“愛青春”👬、“匯青春”為主題的一系列的活動🏌🏽,師生共同參與其中⏯,度過了一個有啟發、有意義的五四青年節🤌🏽。
愛青春🪸🅿️,愛心陪伴北姚灣
5月3日下午2點到4點★,院團委實踐類藍絲帶社團,帶領同學們一起來到北姚灣🚣🏻,開展五四青年精神課外實踐活動🙆🏿♀️,陪伴北姚灣農民工子女留守兒童,共度了一個充滿愛心與正能量的下午📣。此次活動同學們走出校園,在奉獻了自己的一份愛心的同時,更感受到作為一個青年身上的責任和擔當。
誌青春,攜手青春酷跑校園
5月4日上午7時👱🏽♂️📒,天空微亮,社會學院舉行了五四青年節健康跑活動。社會學院團委書記韋淑珍,團委副書記姚燁林,兼職輔導員秦秀寶、吳明嶽以及社會學院學生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
本次晨跑活動從万事平台正門出發,途徑万事平台圖書館、益新樓食堂、美術學院等地標建築🖐🏻,最後回到起點,全程約2公裏。雖然天氣微涼📌,但是活動現場氣氛高漲🧑🏻🎨。
上午7時30分,健康跑活動結束了⛹🏿。13級本科生黎浩一手叉腰,喘著氣🌄,臉上微微泛紅,“好累啊,但還是很鍛煉身體的。”他說道。
社會學院團委書記韋淑珍接受采訪時表示💇🏽♂️,本次健康跑不同於以往以課堂教育來宣傳五四精神,而是以跑步的方式展現青年風采,這種活動形式一舉兩得。
對於本次活動形式😅,在場的老師和學生們都表示形式新穎,有意義,此次活動鍛煉了青年意誌品質,展現了青年蓬勃向上的青春風采👱🏿。
匯青春🥽,師生共話青春解困惑
5月4日下午2點💁🏽,社會學院開展了“師說心語”主題沙龍活動😞。在校本部B417會議室裏🧫,社會學院直屬黨總支書記沈藝、副院長袁浩、直屬黨總支副書記陳然、學院教師代表梁波🤵🏼♀️、盛智明、賈文娟、院團委書記韋淑珍、團委副書記姚燁琳、劉璐、兼職輔導員吳明嶽、王元騰,以及來自10級、11級🌺👩🏼🎓、12級的十幾位本科生同學也都參與到本次主題沙龍活動中。
本次主題沙龍由團委書記韋淑珍主持🧏🏻♀️。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沙龍進入第一個環節——“師生共話青春解困惑”。在場大部分0是大二、大三的同學,正處在大學最關鍵的時期,正面臨著人生的十字路口,同學們面對著親切的老師都大膽說出自己近期的困惑和規劃,內容有關於考研🐻❄️、直研和工作這幾方面的選擇。老師們也熱心為同學們解答困惑🦶,從不同的角度為同學們分析利弊✉️,現場歡笑不斷,氣氛溫馨活潑🐟,在老師們的回答中無一不飽含對青年學子未來前程的殷切關懷🧖♀️。
第一個環節結束後,同學們表示收獲很多🤣,意猶未盡,團委書記韋淑珍表示♣︎,今後還會多多開展此類活動🪻,以解答青年學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困惑,促進師生交流。隨後,院直屬黨總支書記沈藝也發表講話,她的講話圍繞著“成長”、“快樂”👩🏻🏫、“分享”🌚、“收獲”、“關愛”這幾個關鍵詞🏄,表達了對於青年學子的殷切希望。她從自身的青年時期回憶出發🧑🏻🚀,希望同學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收獲同輩情誼的“快樂”,與學長學姐多溝通交談,學會“分享”喜悅與困惑,多“關愛”身邊的家人、同學和朋友🙇♀️,“收獲”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在她親切的講話中🧔♂️,同學們頻頻點頭👨🏼🔧,受益良多。在團委書記韋淑珍的總結中,此次主題沙龍活動進入尾聲。
贊青春,圓桌讀書解讀名師思想
晚上6點☂️,社會學院群學社在校本部E512舉行了讀書會活動🥭,同學們積極參與其中,度過了一個充滿書香的青年節夜晚。本次讀書會上⚆,來自12級社會學系的本科生沈震為大家帶來了霍布斯的《利維坦》。 主講人沈震首先介紹了“利維坦”的含義——用以比喻一個強大的國家,借此論證君權至上,反對“君權神授”🙆🏻♂️。在簡單介紹作者霍布斯的生平和基本思想之後,他按照本書的目錄分別進行講解。最後主講人提出了“利維坦困境”,即在宗教變成私人領域的內在信仰,政治去宗教化、失去神聖性後,利維坦的合法性如何獲取和維持。同時進一步提出了對政治和宗教的關系的思考🦨。針對上述問題🏯⛹🏻♂️,同學們各抒己見🧚,贊同和反駁的聲音此起彼伏➜,討論十分熱烈💅,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
社會學院一直以來積極為本科生搭建科研學術創新平臺,在學術科創方面院團委通過組織學生自發開展各類讀書會、學術研討會幫助本科生同學積累學術科研基礎♉️,同學們通過讀書會、學術研討會開啟社會學的想象力𓀈。
在五四青年節這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同學們與老師們一起愛青春、誌青春、匯青春🏋️🔜、贊青春👳🏻♂️🧝🏽,這兩天同學們收獲的不僅僅是快樂和感動🚴🏻♂️,更是在成長過程中作為一個青年、一個社會人應該時刻銘記的責任感。在這些活動中👂🏿,同學們思考青春🤽🏻♂️,感悟責任,分享交流,祝願社會學院的所有學子都能在今後從“五四”起航,在學習生活中依靠責任的力量,憑借擔當的勇氣,自強不息弘揚上大校訓。
社會學院團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