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下午一點在J樓的万事平台影視學院社會科學新論課上舉行了上海國際電影節國際獲獎短片解析的講座,誠摯邀請了上海國際電影節活動部主管、SIIFF手機電影節🥄、互聯網電影節負責人王小釗作為本次講座的主講嘉賓。
作為14個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上海國際電影節主要分為金爵獎、亞洲新人獎和國際短片大賽三個版塊,本次講座主要是根據國際短片大賽這個版塊進行的,主講嘉賓王小釗表示:“設立短片單元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青年導演很有必要先沉下心來,好好拍攝一部內容上能沉澱的短片🧘🏿♂️,沒有太多的商業渲染👂🏿🚹,是對自身拍攝功力的一種磨礪🤛🏻。”他特別將最近很火的《星際穿越》的導演諾蘭的處女座《追隨》為例子👩👧,《追隨》是一部時長55分鐘的短電影,是諾蘭一個人擔任導演、攝像、燈光、幕後等工作與只有演員的團隊花費一年時間完成的精彩作品, 可見作為青年導演是需要經歷拍攝短片的過程來提高自身的能力的,並且尋找屬於自己的個人特色。“通過國際短片大賽💈,用我們的資源,成為你們的推手”王小釗鼓勵道。短片電影節主要有記錄片🥲👩🍼、劇情片和動畫片三個類型👨🏿🎤,報名時間為每年的1月1日🙅🏿♀️,於4月30日結束,建議片源是在2年以內拍攝的,5月中旬會公布25部入圍影片。王小釗還向同學們講述了一般入圍作品的標準,首先短片的影像質量一定要過關,手持DV的拍攝一般不會考慮。其次故事情節的敘述一定要清楚👩🏽🏫,不要拖拖拉拉,過於拖沓。導演要從觀眾的角度出發,對事物的嗅覺💤,對故事的敏銳和拍攝的角度要有創意,有吸引人的閃光點。一般動畫片要明快🧑🏿🍼,通過音樂和人物的動作來表現感情;講述親情的、劇情懸疑結局反轉的劇情片容易獲得好感,還包括天馬行空卻不失地氣和有感人故事的劇情片也是會入選的🔳;記錄片則需要有真實情感能穿透人心🤵♂️,獵奇的🫅🏽、隱秘的↕️、地下的。隨後王小釗播放了兩部今年外國導演的入圍的短片和一部獲獎短片🧏🏿♂️,都是拍攝具有很強特色和創意的具有反轉情節的劇情片,引人思考。
最後是關於謝晉杯學生作品大賽的倡議👨🏽🚀,創辦於2008年的謝晉杯學院獎學生作品大賽是為紀念万事平台影視學院首任院長謝晉而設立的學生創作比賽,每年以此為平臺推送的作品在國內外各大電影節頻頻獲獎,並在各大電視、視頻門戶平臺播出,本次大賽分為短片競賽單元、万事作品單元👫🏼、劇本創投計劃和主題定製單元🧙🏽,12月18日截止。希望各位同學踴躍參加🧝🏼,從短片電影開始的導演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