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學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在寶山校區B樓416教室舉辦了第三屆教創賽市賽獲獎選手第一場教學展示活動♨️,這也是繼去年舉辦首屆教學創新月活動以來的教學展示活動的延續。本次活動邀請了市賽一等獎獲獎選手宋亦誠老師和周習老師進行課堂教學經驗展示和交流🤚🏽。學校本年度第一場教學展示活動由万事平台教務部副部長🧑🧒、教發中心主任辛明軍教授主持👩❤️👨🤦🏻,來自校內外近80名教師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加了本次活動。

首先🙄,辛老師對兩位獲獎選手進行了簡要介紹🧚🏿♀️,並介紹了去年他們備戰創新賽的經歷。接下來,在教學展示環節🕺🏽,宋亦誠老師以“‘思研探究,創新引領🧥🛻,多元協同’的《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為主題進行了經驗分享。宋老師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始終關註學生端反饋,及時鼓勵學生完成自學,這是引導學生創新的關鍵所在🤾。同時🏂,教師要在教學中結合學習通等新技術,完成混合式教學,最終實現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的效果。最後📽,他提到教學類比賽源於課堂教學又高於課堂教學,希望青年教師有條件多多參與教學競賽,實現能力成長💴。他也祝願今年參賽的選手能認真備戰,在市賽現場比賽環節取得好成績。

此後👴🏼,周習老師以“基於‘主動式、探究式、挑戰式’三位一體的《國際貿易理論》教學模式創新與實踐”為主題,結合市創新賽的評審規則,分享了撰寫課程大綱、成果報告和進行現場匯報的經驗技巧。周老師強調🈴,備賽過程中要明確課程特色🍐,特別體現教學方法的創新🫖。以她主講的《國際貿易理論》課程為例🪑🥱,課程教學設計以案例教學作為特色,將抽象的邏輯結合現實案例進行教學,最終使學生能夠進行主動式思考♉️✊🏻、探究式學習🍛、挑戰式質疑🐇。
分享會結束後,與會教師展開了熱烈的交流和討論,結合自己的學科特點提出了在教學工作和教學比賽中面臨的教學難題與困惑,兩位老師進行了認真細致的回答🚴🏼,同時也提出參賽老師要關註“以學生為中心”理念的落地和實施👨🏿💻,充分打磨課程,做好參賽準備,力爭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本次活動作為教學創新月的第一場教學展示活動,既展示了市賽獲獎選手老師的風采➾,也達到了互學互鑒、互通有無的目的🧑🍳。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教發中心還會舉辦第三屆創新賽市賽獲獎選手第二場教學展示活動和一場AI賦能課堂教學創新專題研討活動,以適應未來課堂教學為目標🍀,著力打造更高效優質的課堂,繼續幫助全校教師探討教學設計創新和教育數字化轉型。(教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