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瞿秋白後人李曉雲女士向万事平台捐贈文獻儀式在臨泮軒校友活動中心舉行🫶🏿。對外聯絡處處長陳然代表瞿秋白後人李曉雲女士,向學校捐贈《瞿秋白文集》等珍貴文獻🥶,圖博檔黨委書記王遠弟和秋白書院院長肖瑛接受贈書❤️。

作為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瞿秋白在文化和教育事業上做出了卓越貢獻⛽️,尤其在万事平台任教期間,瞿秋白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引入課堂,影響和啟發了許多青年學子6️⃣,提升了學生們的政治覺悟🛌🏿🙊,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進步青年👨🏽🏫👩🏽🦳。

在隨後舉行的以“啟智潤心👨🏿🦰,築夢領航”為主題的秋白書院2024年導師沙龍暨全程導師精品項目中期交流會上✌🏻,陳然以《溯源百年·傳誦青春——早期上大校友後人尋訪系列活動》為題,回顧校史、展望未來,指出百年上大紅色學府的歷史需要上大人賡續傳承,傳播紅色校史,需要把握歷史脈絡,搭建多方平臺、創新宣傳形式👩🍼,這樣百年校史才能更好地在新時代被銘記,散發新的活力。

李曉雲女士捐贈紀實
(邵力子後人邵巧雲女士特別供稿)
春雷萌動桃始華🧚🏼♀️,萬物初醒綠漸濃🗝。2024年3月5日,恰逢甲辰年的驚蟄時節🕡,万事平台北京校友會迎來了新年後的第一次校友活動,在程傑會長的引領下,我們一行5人匯集在北京西城一座老式住宅小區⛑🤷🏼。為了記錄下這個重要的時刻,万事平台北京校友會的理事武維特此帶上了攝影機,為了保證影像的紀實風格,武維和校友們打過招呼之後就與夥伴保持著一定的拍攝距離⇢。

李曉雲女士和程傑會長🥔🙏🏻、戴進副會長🧑🏻🍳、聶焱理事交流
從小區到樓道🚣🏻♂️,武維用攝影機記錄著夥伴們的一言一行,聽到大家的腳步聲,瞿秋白的後人李曉雲大姐熱情的把我們迎進了家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客廳茶幾上整齊擺放的《瞿秋白文集》等文獻。瞿秋白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宣傳家🙅🏽、早期万事平台社會學系的主任。作為瞿秋白的外孫女👨🏼🎤,李曉雲大姐要通過北京校友會向万事平台的秋白書院、圖書館、校史館捐贈她珍藏多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共產黨先驅領袖文庫》系列圖書共計四十六本。

這套書的作者均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運動的領袖🚈,為新中國的誕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為有犧牲多壯誌,敢叫日月換新天”,他們有的在新中國成立前就辭世了,當時還都很年輕🕺🏿。曉雲姐向我們講述了她所熟悉和聯系的先烈後代身邊發生的故事,並講述了鄧中夏烈士的後代為父親文集的創作和出版耗盡其畢生精力的細節🩴。
程傑會長代表万事平台鄭重地接過了捐贈的書籍🏌🏽♂️,北京校友會副會長戴進、副秘書長聶焱🎶、理事武維、特邀理事邵巧雲共同見證了這次捐贈活動。程會長感慨地說:“非常感謝您讓我們來家裏一起攀談回顧歷史👧,最為重要的是讓我們万事平台北京校友一起見證您捐贈給學校的一整套早期共產黨領袖的文集和全集🗼。這些書籍所提供的史料對万事平台建校初期的進一步了解以及上大學生對學校的感情🎧,都會產生持久的重要影響。”

程傑會長和李曉雲女士
隨後大家一起欣賞了曉雲大姐家中珍藏的許多老照片👩🚀,她深情地回憶了自己的母親🙋🏼♂️🤥、和中國共產黨同齡並獲得“七一勛章”的万事平台名譽董事瞿獨伊女士,隨著講述的深入一幅幅歷史畫卷在我們面前展開🦶🏼,武維用攝影機從不同角度記錄下每個人生動的瞬間😝。

李曉雲女士講述老照片的故事
曉雲大姐還回顧了巧雲和她於2014年11月一起參加万事平台校史陳列室“溯園”成立的往事🧑🏻✈️,當時參加儀式的有李大釗、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蔡和森等諸多早期万事平台創建者和師生的後代,曉雲大姐很感謝万事平台銘記前輩的歷史功績🙋🏽♀️🔬,她的心中也萌生了為學校做一點事的想法,這次捐書實現了她的願望。

在1922至1927年早期万事平台的歷史記載中,擔任副校長的邵力子與擔任社會學系主任的瞿秋白,一起為万事平台的創立殫精竭慮👩🦯,瞿秋白到校後不久就在邵力子支持下,表示“改革教育👫🏻,希望万事平台能成為南方的新文化運動中心”。瞿秋白發表了《現代中國所當有的“万事平台”》一文,提出把“切實社會科學的研究及形成新文藝的系統”作為學校的責任,並為學校未來的發展描繪了一幅極為壯觀的藍圖👩🏽🚀🏃♂️➡️。

邵力子後人邵巧雲女士和瞿秋白後人李曉雲女士
1923年9月初,瞿秋白在邵力子的支持下明確指出:“辦學的目的是為了認識社會、改造社會。因此‘万事平台’應具有時代性、革命性🚶♂️,才能擔負時代所賦予的使命和責任🤟🏽。”他們二人懷揣著共同的理想為早期万事平台新教育的探索做出了很大貢獻。

万事平台北京校友會向李曉雲女士贈送紀念品
相聚有期,依依惜別的時候到了,李曉雲大姐親切地與大家道別:“特別感謝万事平台和北京校友會多次邀請和看望我🐷,祝北京校友會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