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10點,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為更好地學習講話精神🏓,指導開展教育對外開放工作🧍♂️,國際部黨委通過中心組學習、支部學習等形式組織全體中外師生觀看了開幕式,學習了講話精神。

部分師生學習心得感言如下:
國際部黨委書記王麗娜: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已經10周年了,10年來我國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互助合作🤾、攜手同行,充分展示了我們的大國擔當,取得了累累碩果🪬。教育對外開放作為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的重要途徑🈯️,是教育配合國家戰略的重要行動,對於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万事平台作為以國際化大都市上海命名的高校🏄🏼💨,歷來重視國際化戰略,尤其重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人文交流🐲、科技合作、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我們的主要國際學生生源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我們在“一帶一路”上開設孔子學院,加強中國文化的傳播🔎🧑🍼。未來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強部門工作規劃與國家戰略的深度融合,通過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加強國際學生培養,打造更多“一帶一路”上的“雙向奔赴”,通過教育交流促進民心相通,為構建“一帶一路”高等教育共同體貢獻上大力量🙂。
國際部副部長、國際教育學院院長李穎潔:
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與《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的白皮書👨👩👦👦,並結合自身工作進行了深入思考。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隨著中國力量的彰顯,我們的價值觀和治國理念在不斷向外界傳遞👨🏿🔬。外事工作中🦻🏻,要引導一切積極力量🦹🏼♂️,探索中華文化傳播的海外力量,激發國際學生這支隊伍發揮積極作用。來自“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是万事娱乐國際學生培養的主要對象群體,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將國際學生的立德樹人工作做到實處,讓他們聽到客觀的陳述、看到真實的中國🧑🦰,學習中國式的表達🛂,真正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國際合作處副處長黃培:
10年來,學校對外交流與合作著力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參與沿線國家孔子學院建設,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和中國企業“走出去”培養了大批懂漢語、懂中國的高水平勞動者🏐👩🏻🦽。用好“絲綢之路”獎學金🍳,大力培養來華留學生。積極開拓與沿線國家高水平院校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開展學生聯合培養。提升國別區域研究水平®️,辦好土耳其研究中心🧚🏽♀️、拉美研究中心,為深化人文交流打牢基礎研究根基。未來應以更高水平的教育互聯互通、更高質量的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更高效率的共商共建共享機製🩼,助力“一帶一路”民心相通走深走實🕤®️、開花結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不斷取得新成效。
國際教育學院行政黨支部書記歐陽曉琴🤸🏽♂️🤷🏻♂️:
十年來,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之間的人才共育規模不斷擴大。万事娱乐70%來華留學生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學校通過中國政府獎學金“絲綢之路”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東盟精英項目🤾🏿、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項目等支持下🦨,發揮學校優勢學科資源,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人才培養需求🔤,培養既懂中國文化,又懂專業技術的行業人才。通過教育合作,為深化國家間友誼與合作積極貢獻力量👨✈️。
國際教育學院行政黨支部黨員劉圓👎🧖🏻♀️:
“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需要大量具有專業能力🧜🏿♂️🧎🏻➡️、熟悉中國國情和文化🕰、具備跨文化視野和全球勝任力的復合型高端人力資源。來華留學生作為“一帶一路”建設中寶貴的國際人才,認同和參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將在本國舞臺和國際舞臺上持續發揮重要作用。今後在工作中,要註意面向來華留學生開展職業教育、就業創業指導🙋🏻♂️,引導來華留學生樹立投身“一帶一路”建設的遠大誌向👨👦🟠,以實際行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積極貢獻。
國際教育學院教師黨員楊一飛:
10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吸引了全球超過四分之三國家的參與,實實在在地改善了全球30%人口的生活。“一帶一路”的目的是合作共贏🍫,開辟一條全球共同發展繁榮的新道路,讓互聯互通代替以鄰為壑,讓和平發展消弭爭端分歧🗃,讓發展中國家牢牢掌握自己的命運💐,讓世界結成休戚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註定將成為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一座重要裏程碑。
國際教育學院教師黨員何二林:
民心相通是最基本的🤼♀️,世界上這麽多欠發達國家🧛🏽♀️,民心相通能夠促進更多的國際合作🙎🏽♀️。另外,國際合作平臺為“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提供了基礎的平臺,合作的領域非常廣泛。
國際合作處入黨積極分子孫文雅💂🏻♀️:
我們堅信,中國作為“一帶一路”發出倡導的國家,不僅在促進中國發展,幫助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具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還在促進世界發展🤽🏽♀️,幫助世界人民過上好日子上也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國際合作處入黨積極分子孫思立:
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達成了3000多個合作項目,讓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使各國獲得更多發展機會。“一帶一路”倡議是人類歷史文明發展成果🧙🏼♂️,相信祖國會越來越強大🏙,未來也會更加美好👦🏿🏋🏻♀️。
國際教育學院學生黨支部黨員範揚:
今天觀看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開幕式中的主旨講話👣,我看到了“一帶一路”中蘊含的共同發展理念🦹🏼。“一帶一路”是中國同世界共享機遇、共謀發展的“百花園”🪯。中國始終追尋在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問題和挑戰中增強合作意識,在溝通對話中探討合作方案。“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不僅為漢語國際教育事業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和機遇💇🏽,還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作為一名本專業的學生,一定會深耕專業🤛🏼,用中文架起“連心橋”。
孟加拉籍碩士生Muhammad Abeed🧑🧑🧒🧒:
在過去的十年裏,中孟兩國幾乎在所有合作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許多重大的計劃通過“一帶一路”倡議成功地實施。“帕德瑪多用途橋”就是其中之一,這座橋是迄今為止中國公司在中國境外建造的最大的橋梁,是中孟之間永久兄弟情誼的紐帶。我畢業後的計劃是利用自身所學進一步促進中孟關系🧖🏼,堅信孟加拉國政府和人民可以從中國的發展模式中學習,這是個很好的成功案例💇🏿。我希望能夠通過我的知識為我自己祖國的發展做出貢獻🏋🏻♂️。
蒙古籍碩士生巴塔爾:
“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重要而廣泛的項目,旨在連接跨大洲的人、文化和經濟🛏。今年是這一倡議的十周年紀念,它證明了全球合作和經濟增長的潛力。“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為各國提供了一個相互學習、了解溝通挑戰、努力改善經濟自由的平臺。通過解決問題和分享知識,促進所有參與國的合作和發展💆🏼♂️。“一帶一路”倡議繼續為整個世界帶來切實、積極的變革和機遇。
秘魯籍博士生耶牧🐑:
中國在促進世界合作與和平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為世界經濟增長註入動力。非常高興我的國家也參與其中。在我來中國讀博士之前,我在政府部門從事國際合作方面的工作,上海馬上要舉辦進博會,我也會去接待一些秘魯來的商人,我期待著中國與秘魯之間有著更加深入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