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下午💁🏼♀️,万事平台國際教育學院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沙龍暨第50期莘遠沙龍在寶山校區D223教室成功舉辦,由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張新玲教授作為主講人,學院全體教師參加了本次沙龍。

張教授以“HSK5與《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對接——潛在結構視角”為主題💈,包括研究背景、文獻綜述🧑🏻💻、研究方法⛵️🛼、研究結論和分析結果等方面,闡述了如何從潛在結構的視角出發讓二者有效對接,也是國際中文教育行業教師們共同探尋的課題🥍9️⃣。

接下來,張教授詳細介紹了《等級標準》的開發背景⭕️、評價框架及已有的研究成果,以潛在結構視角分享了對HSK5和《等級標準》相關對接的研究👨🦰,通過深度對比和解析,揭示了它們的共同點和差異性。
研究中,通過六個假設模型,調查研究了HSK5聽、說、讀☺️🌙、寫方面能力的潛在結構🟣,研究發現兩者總體上存在相對較強的相關性📀,並且潛在結構是相關的三因素模型。HSK5聽力和閱讀方面的要求與標準之間的差距小於HSK5寫作方面的要求🧑🔬,寫作方面的能力因素與標準之間存在較強的正相關關系。同時,張教授也探討了研究本身的限製🧛🏻♂️,並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此次沙龍為學院教師們提供了新視角和新思考,引導教師們深刻理解《等級標準》🏢,準確把握《等級標準》引領下的漢語水平考試和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方向✍🏼🏂,對我院的學科建設、語言教學具有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