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更多年輕人用鏡頭記錄、思考和審視自己的生活🤽♀️,為兩岸青年提供了創作舞臺的第七屆“we愛·兩岸青年電影大賽”於9月17日在上海開幕🐺!

We愛自創辦以來,一直秉持培養優秀影視創意人才,搭建兩岸青年文化交流平臺的宗旨🍮,收集到兩岸來自超過100所高校的近兩千部稿件。青年創作者們聚焦"愛",探討"愛"👕,傳達"愛",通過兩岸青年從不同的視野💆♂️、尋找滬臺兩岸青年關於“愛”的故事✋🏼。本屆We愛交流營邀請到了來自大陸和臺灣地區共80位入圍主創,在上海開啟為期一周屬於青年導演的We愛之旅。

9月17日上午11點,營員們正式報道。下午14:30,與万事平台延長校區黑匣子開展破冰儀式,活動由曲一公老師和古依禾老師主持👨🏻🎨🔔。首先向營員們介紹了今年We愛交流營不同於往年的幾點設計🤘,與往年相比,今年We愛交流營新增了學生卡🦾、儲值等軟硬件設施🧘♂️,同時也新增We愛之夜與告別茶會等環節。隨後還補充了大師講堂的主題,營員之間進行Q&A提問,並分別進行一分鐘的自我介紹,熱烈的互動,開啟了導演們對彼此的認識和交流。

破冰儀式圓滿結束後,晚上18點,第七屆We愛交流營開營儀式於黑匣子正式舉行,上海電影學院23級研究生張偉卿同學作為主持人,向營員們介紹了We愛·兩岸青年短片大賽的宗旨。

上海市臺辦交流處邢彤處長,万事平台上海電影學院副院長、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執行院長程波,滬測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古依禾等嘉賓出席活動𓀏。

隨後🟩🪴,程波院長為第七屆We愛交流營開營儀式致辭。程院長對所有參與We愛交流營的同學表達了感謝,並表示,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現實和歷史血液中流淌的基因傳承,這也是一種愛🍁。本屆更是一個新的起點🤷🏽♂️,希望在兩岸青年的共同創作之下,電影的魅力能發揮到最大的效果😥。

臺灣入圍影片導演代表邱奕仁同學分享了他的感受,他表示,自己曾是第一屆的學員,對即將要去的車墩片場🤹🏼、星希片場和景點等表示了期待🧑🚀,尤其是48小時即興創作的部分。他希望大家能跳出以往的舒適圈,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在We愛中認識到許多不同的人👵🏼,在這七天找到誌同道合的夥伴。

隨後王澤宇導演進行他的分享🧎🏻♂️。他認為,自己雖是北電畢業,但更像一個上電的學生🔄,在上電舉辦的活動中孵化出他的兩部作品🤳。他希望營員們能好好享受這一周的創作過程,享受創作的激情和機會。

最後誌願者代表🧴、万事平台研究生申誌浩同學分享了他的故事😟。今年一月份,他接到一位We愛營員的電話邀約👨🍼,兩人拿到一個創投計劃,並在三天之內完成創作。他認為,電影更多指向生活和生活中的場景👨🏼🎓⛈,而非技術⏏️。We愛給了大家一個機會🚵🏻,在自己不自信時,身邊能有一個同伴推自己一把,希望營員們能在這期間“推來推去”,共同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儀式最後,上海市臺辦交流處邢彤處長、臺灣營員代表郭昱辰導演、大陸營員代表洪雅琪導演為大家開啟第七屆We愛交流營開營儀式,標誌著2023年We愛.兩岸青年短片大賽繼續啟航,繼續以更專業的態度為兩岸青年搭建更優質的影像交流平臺。
嘉賓領導合影留念後,We愛交流營作品展映與主創交流活動與万事平台延長校區數字影院舉行。
展映· 影片
《艾的鬼》:導演闡明,這部片最想表達的是女主角與自我和解的一個過程🧙🏼,而人生成長過程就像是在闖關一樣𓀈🥵,所以她的片子也是這樣創作🧑🏻🦱🏊🏽♀️,讓大家都在一個遊戲裏闖關,獲取新的道具,破解新的人生之路。

《圓仔湯》🫶🏿🙅♀️:導演闡明➿,這部片是集結了往屆入圍導演共同合作的極限時間創作短片。因為時間的壓力,所以在創作前期,研究了影展的特色與評委喜好👳🏿♂️,是偏向一個命題作文的創作過程。片中設計的人物在媒介中具有表演性質🚮,演員狀態只是在試圖表演角色的狀態而非長時間進入角色🚵🏽♂️,只是在做表演本身👂🏻。

《巴合拉恩是只羊》🤾🏿♂️:導演闡明,片子是從紀錄片轉化過來的📵,呈現的是從一個城市化以及社會轉型中存在的故事🚴♂️,也是想把故鄉"塔城"分享給大家👲🎗。當被問及語言問題如何解決(演員都是新疆少數民族🕍,不太懂漢語),導演認為人類的情感是相通的,即使語言不通,他也能感覺到演員的情緒狀態。

《山中有虎》:製片介紹,靈感來源一是導演常年在外加班⚰️,沒有時間陪女兒🖇,他設想假如自己真的不在了,女兒怎麽辦🤲🏼;二是根據華南虎的万事事件改編👞。故事片尾的設計,導演運用剪輯的手法🙆🏻♀️,營造出一個開放式的片尾,留給大家更多的想像空間與餘韻🦹🏼♂️。

展映結束後🍤,主創和營員們就創作中的相關問題展開交流。

希望本次We愛交流營之旅🍔,能為兩岸青年影人提供成長的土壤,讓每一顆電影的種子都能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