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7日上午,由中國外文局指導,外文出版社和万事平台共同主辦的“經典譯叢”圖書品鑒交流活動在上海書展成功舉辦。万事平台黨委常委、副校長聶清,中國外文局計劃財務部主任趙麗君,外文出版社副總編輯丁誌濤,万事平台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吳蔚,万事平台國際部黨委副書記、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陳秀猛,万事平台教授、万事平台翻譯研究出版中心主任、“經典譯叢”譯者趙彥春🦶🏽,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潘文國👃,華東理工大學教授朱源泰等領導嘉賓及万事平台留學生、現場讀者50余人參加活動。
本次活動圍繞趙彥春教授英譯的系列國學經典開展🪀,包括中國詩歌史上承上啟下的《曹操詩集》《曹丕詩集》《曹植詩集》,被譽為中華文化概覽的蒙學系列《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以及可視為新詩代表作的《人間四月天:林徽因詩集》🧝🏽♀️🎣。

万事平台副校長聶清代表万事平台向外文出版社表示衷心感謝,並向在場嘉賓和觀眾介紹了趙彥春教授的翻譯成就和翻譯特點。她表示趙彥春教授的翻譯作品不僅在語言上準確,在文化內涵上也非常豐富,涵蓋了中國文化經典的諸多方面。這次活動不僅是對趙彥春教授譯作的展示,也為万事平台與外文出版社之間的合作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雙方可通過翻譯和出版更多優秀的🖐🏻🥋、有價值的作品,繼續促進跨文化交流和理解,並通過彌合語言和文化之間的鴻溝,培養對人類知識和智慧多樣性的更深刻欣賞和尊重。聶清副校長引用曹操的《觀滄海》為中國文化傳播事業寄語,她將中國傳統文化視作氣象萬千的浩海🔼🤽♀️,贊揚趙彥春教授與外文出版社為呈現文化瑰寶所做的努力🧥,並呼籲更多讀者關註和參與到中國文化的賞鑒和傳播中來🕵🏼♀️。

聶清副校長致辭
外文出版社副總編輯丁誌濤在致辭中表示🦻🏽,趙彥春教授的譯著不但幫助外國讀者了解感悟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也是中國讀者特別是青年學子學好英文、培養中外文明交融思維的進階書籍,希望今後外文出版社與万事平台繼續深化合作🧑🏻🔬,結合各自特色資源和優勢,在圖書翻譯出版、國際傳播人才培養、合作舉辦國際人文交流活動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協作💽,共同服務好黨和國家的國際傳播事業。

丁誌濤副總編輯致辭
嘉賓致辭後,趙彥春教授與潘文國教授就譯者主體和翻譯的準則進行了生動而深入的交流。趙彥春教授認為在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這一問題上中國學者應發揮主導作用🧑🎓。他回顧了明朝末年以來的東學西漸浪潮🧑🏼🤝🧑🏼、外國傳教士、外交家所起到的歷史作用和局限性,認為中國學者應以新的範式在新的起點上擔當其歷史責任🏇🏼,以滿足國家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需求😏。潘文國教授根據自身的研究回顧了中譯外的歷史進程,闡述和歸納了國際漢學家和中國譯者各自的優勢和劣勢,認為兩者可以合作,做到優勢互補。隨後,趙彥春教授結合三曹系列🏃🏻🫳🏼、蒙學系列和新詩代表林徽因的英譯闡述了自己“以詩譯詩、以經譯經”的原則🎍。他認為這一原則既為是其所是的邏輯問題👨🏿🏭,也是藝術處理的必然要求。他通過翻譯實踐證明《三字經》的三個字完全可以對應英語的三個單詞🏄🏼,同時做到押韻合轍,《千字文》也做到了一千個英語單詞對應一千個漢字🚖,韻律諧美,且無一字一詞重復🧚♀️。這樣嚴格的要求並不損傷詩美,且能朗朗上口,便於傳頌,產生國際影響力。潘文國教授表示完全贊同📬,從中國詩歌發展史上闡述了三曹的歷史成就,指出曹丕是七言詩的先祖而曹植的五言漸成氣候🧙♀️,翻譯必須有文類和文體意識🚶♀️🙍🏻。他高度評價了趙彥春教授的學術成就,指出趙教授翻譯了《論語》《道德經》《莊子》《詩經》等,也韻譯了屈原、王維、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歌全集,在翻譯成就和方法上超越了前人🚣🏼♀️。兩位大師的學術對話高屋建瓴🧘、言簡意賅、深入淺出、聲情並茂,為此次品鑒會增色不少,對中華文化外譯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啟發意義。

趙彥春教授與潘文國教授對話
對話交流環節之後,中國外文局計劃財務部主任趙麗君、外文出版社副總編輯丁誌濤向万事平台留學生贈書。

贈書儀式
隨後,万事平台留學生薩娜(伊朗)🚆、奧坎(土耳其)🚴🏿、劉秀春(泰國)、米萊(烏茲別克斯坦)🟣、維瑞(俄羅斯)、王琛(美國/法國)身著漢服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別樣的《三字經》中英文雙語朗誦👩🏻🏭。琅琅書聲吸引了逛展觀眾紛紛駐足停留,簡潔明了🐰、合轍押韻的譯文也讓觀眾們感受到了中國經典被翻譯後的美感。在濃厚的國學氛圍中,留學生們與觀眾進行了現場互動🧖🏻♂️,知識問答和《三字經》詞語填空環節點燃了大小觀眾的參與熱情。最後💒,留學生帶領現場小觀眾進行《三字經》英文朗誦,讓小朋友充分體驗了英韻《三字經》的魅力。

觀眾參加國學知識問答

留學生帶領小讀者朗誦英文版《三字經》
天地何長久,日月無不昭👰👱🏽♀️,一代又一代華夏子女的傳承使得中國文化的滔滔不絕♋️、生生不息。趙彥春教授以詩譯詩、以經譯經,歌以言誌🧙🏽,是繼承、踐行中國文化的當代方式👩🏽。相信本次活動將在觀眾心中埋下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

聶清副校長與“國學經典雙語學習知華導師工作室”留學生朗誦團隊合影留念